到中国已有四年的印度尼西亚留学生SUHANDIWIRATAMA如今已说得一口流利的中文,他还有一个“中国风”十足的中文名字“魏权汉”。说到学习汉语的最大感受,魏权汉表示虽然很难,但乐趣无穷。
“唐诗宋词妙趣横生、文言文令人回味无穷……中国文化博大精深,学习汉语对我来说是一种非常棒的体验。”除了精通古典,魏权汉对中国网络用语的“熟练度”亦非常高,“萌妹子”、“蓝瘦香菇”等网络热词不时从他口中蹦出来。他表示,希望与发展中的中国共同前行。
在全球兴起的“汉语热”背后,是中国显著增强的经济实力及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。
今年16岁的柳浩娟来自韩国,从琢磨汉字的横竖撇捺,到研究文言文中的通假、句式,“中国元素”已融入到她的生活之中。但回忆起初学汉语的糗事,她还是记忆犹新。
“刚开始完全听不出汉语声调的差别,因为韩文发音中很少有这种声调上的区分,所以学起来会非常困难。而且音调不同,字的含义便南辕北辙,也因此闹出过不少笑话。”柳浩娟说。
拗口复杂的汉语发音也是印度尼西亚留学生杨汉平的“克星”。他笑说:“除了声调以外,汉字的前后鼻音和平舌卷舌音也都很难,而且词序之间的‘排列组合’千变万化,‘难度系数’非常高。”
尽管汉语学习常常让选手们焦头烂额,但其“魔力”依旧使人乐此不疲。唯恐抓不住中国机遇。